歡迎您的參與
您已提交成功!
目錄
? 積雪厚達12厘米?
? 賽道修整正式開始 深夜的主角們登場
? 與汽車無關的修整
? 吹雪車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太陽落山后,幾十臺大型機械相繼出現在日本北海道的士別試車場上……這個時間,工作人員們究竟要做什么?豐田時報首次公開!深夜在士別試車場上默默發生的故事。
冬天的士別,一晚就能堆起幾十厘米厚的積雪。據說為使次日清晨的賽道,恢復到可進行正常測試的狀態,員工們需要在前一日的夜晚徹夜進行除雪工作,修整冰雪賽道。
首先,我們采訪到了賽道管理負責人,隸屬于士別測試科的澤田哲雄組長,聽他為我們講述在修整賽道時有何講究。
澤田組長
賽道管理最重要的是,使其每天都能保持同樣的狀態。
舉個簡單的例子,拿輪胎測試路段來說。這里主要負責面向北美市場進行全季節輪胎評估測試,如果昨天和今天的路面狀態有差異,就無法進行正確評估。
另外,登坡路的路面摩擦系數也必須要保持一致才行。譬如,在修整凹凸不平的路面時,就要邊考慮評價車手和研發人員們希望看到怎樣的沖擊或車身搖晃方式,邊作業。
我本人通過了豐田內部高級駕駛資格的考試,但其實賽道管理負責人幾乎每人都有評價車手的資格。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評價車手與研發團隊人員們的心情,這也是修整賽道時很重要的一點。
聽了澤田組長這番話后,我們明白了并不是僅憑借氣溫低、雪量大,就能充分完成寒地測試要求的。
澤田組長
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們將壓雪道的積雪厚度設定為12厘米。
保持這個厚度的話,即便是氣溫突然升高或者下雨,也可以將雪道表面的4~5厘米削掉進行修整。
但若要超過這個厚度,接觸地表的雪會因為保溫效果而變軟,反而會導致壓雪路面塌陷。
僅僅幾厘米雪層厚度的不同,就可能對評價結果產生巨大影響。
每天,賽道都被這樣精心地維護著。但與大自然打交道,凡事不可能保持一成不變。
進行徹夜修整賽道的大型機械多達30輛以上。
若雪層變厚,接觸地表的雪就會變軟。遇到比零下20度還低的氣溫時,灑水后就會在雪面和水之間形成薄層,路面會很脆。
士別試車場的賽道管理負責人們對這種寒冷地區特有的現象了如指掌,他們還會聘請擅長鋪裝和除雪的外部專業人員來協助賽道的修整和除雪。
采訪當日,我們就遇到了其中一家合作公司——NIPPO士別出差所,采訪到了副所長佐藤優市和工程負責人川村智治。
NIPPO是一家大規模綜合建筑公司,負責全長約10km的士別試車場第1賽道的協助修整工作。他們活用道路施工、柏油路鋪設技術,為冰雪賽道的整備和除雪提供幫助。
佐藤副所長
自1987年,全長10km的環形賽道建成之日起,我就一直擔任士別試車場賽道的修整工作。
最初我們只負責賽道修建,1992年后,一入冬我們就開始對賽道進行修整、除雪和維護。
修整雪量超多的士別賽道,無疑是與時間的較量。
川村工長
我們一般是晚上11點開始工作,中間休息1小時,次日清晨7點前完成賽道修整的工作交接。
偶爾遇到大雪天氣,可能趕不上7點全部完成,這時候就要聯系賽道管理負責人,商量賽道修整完成時間的優先順序。
夜間作業18人,需要16輛大型機械。除夜間作業外,白天我們也有12人協助參與修整賽道的工作。
在試車場雪路街市區域的一角,我們發現了一條車轍路段,據說這是使用一種叫平路機的大型機械特意挖出來的。
佐藤副所長
平路機這種大型機械,一般在道路施工中用于推平道路路面,我們為了能夠挖出車轍,給它加裝了一個特殊裝置。但這種裝置只有我們使用,買不到,所以只能靠自己做。
進行作業時4人一組,根據賽道管理負責人提出的要求,調整車轍的寬度與深度。
為建造更講究的賽道,擁有幾十年經驗技術的員工們活用附加裝置、操作方法,每天按照要求修整車轍路段。
接下來,再為大家介紹一項與汽車本身并無關聯的修整工作。
被稱為“粗糙雪面修整”的工作,其實與汽車行駛并無關系。
佐藤副所長
這項作業主要為行人走雪道時不易打滑而進行。
雖然修整汽車測試用的賽道很重要,但一些從本州島出差而來的員工們不習慣走雪路,防止他們滑倒,方便其行走的道路整備工作也同樣重要。
這項工程使用耕田時挖硬土用的農用機械來完成。員工們將農用車改裝,安裝一個能夠鏟平粉末狀積雪路面的裝置。滑雪場中也常見這種機器,一般會被稱為糙面推雪機。
最后,再為大家介紹一項清除房檐積雪的工作。一般在士別這種暴雪地帶,僅一晚,建筑物屋頂上就會堆積起大量的積雪,這種現象被稱為雪檐。
這些雪檐需要及時清理,即便是高層建筑,也要使用高空作業車進行清除作業。其目的是為了“安全”,但據說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佐藤副所長
如果雪檐自然剝落,正巧有人走在屋檐下將會很危險,所以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確保安全。
另一個原因是,巨大的雪塊掉落在建筑物窗沿等結構上,也會導致建筑物劣化和損壞,因此在多雪的日子里我們每天都會進行清理工作。
佐藤副所長是土生土長士別人,川村工長是出生在雖然不常下雪,但更加寒冷的網走市人。這兩人都深知北海道的冬天有多嚴峻。采訪中我們向這兩位咨詢了“除雪和制造賽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們如此回答道。
川村工長
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不只是負責整修工作的我們,也包括負責測試工作的人員,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
然后,需要注意的就是維護賽道使其每天保持同樣的狀態。譬如氣溫達到零下6度以上時,就要切換為特殊的整備方法了。
佐藤副所長
最近就因氣溫升高,導致好不容易整修完成的壓雪道,變成了融雪泥漿狀態。
這時我們就要再次進行除雪、壓雪等工作,使路面凍得更結實不要出現水。雖然很麻煩,但畢竟在這里工作了30年,對士別的氣候與下雪方式已然熟悉。
雖然我們對制造士別賽道的方法信心十足,但現在依然有令人擔憂的地方,那就是人手不足問題,也就是面臨著技能傳承課題。
就這一問題,川村班組長表示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或將成為突破口。
川村班組長
在一種能夠將雪吹飛的吹雪車大型機械上安裝GPS,然后輸入賽道路線定位,吹雪車便可以沿著指定路線開始進行除雪工作,每天都能維持相同的路線。
這種除雪作業以往要由經驗豐富、操作熟練的人來擔任,主要負責控制行駛路線、投雪方向等工作。活用GPS作為應對近年來人手不足和老齡化加劇的對策,減少了賽道修整的一部分工作壓力。
如此一來,即便是在視野不清晰的日子里,也不用擔心駕駛員將車開出賽道導致翻車,還能夠更嚴格地沿著賽道管理負責人們提出要求的路線作業。通過使用全新技術,實現了人數少,且安全精準的工作方式。
在深夜的士別試車場上默默付出的這群人,每日都在為汽車可以順利地在寒冷地區進行測試而辛勤工作。他們與評價車手們團結一致,為建造能夠鍛煉人、亦能鍛煉車的道路而奮斗著。這些公司外的專業人士們同樣是“制造更好汽車”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