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參與
您已提交成功!
目錄
? 發展社會問題多發地區所獨有的人才培養方式
? 高中生與企業合作,在網上進行商品銷售
? 讓學生自發行動的秘訣是?
? 重建不是單純地恢復原樣
? 豐田注重培養年輕人,因為他們是公司的希望
豐田對日本東北地區的支援行動絕非是一時性的。每年都訪問日本東北地區的豐田社長自不必多言,在災難發生后第10個年頭的春天,各執行董事也會前往日本東北各地進行訪問。
這次,人事領導人桑田正規首席人力資源官(以下簡稱CHRO)訪問了福島縣立雙葉未來學園。那么,在豐田負責“人才培養”的桑田CHRO,看到福島的教育現場后有何感受以及感悟?森田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福島縣在受到地震和核電站事故的影響后,少子老齡化、人口稀疏化和產業凋敝等當地社會所面臨的問題變得更加嚴峻起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里成了“問題突出地區”。
這些問題在人口不到6000人的雙葉郡也是根深蒂固。由于受地震的影響,有5所縣立高中無法在原校舍重新開課,因此從2015年開始停止招生。據說該地曾經歷過連續四年時間都沒有一所高中可上的窘境。
在這樣的情況下,建成了福島縣立雙葉未來學園。這是一所初高中一體化學校,創建者們認為克服困難、實現重建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
學校合并前的富岡高中畢業生中有桃田羽毛球選手
在重建調查中,據說豐田汽車東日本公司的白根會長曾訪問過這所學校,并對學校的教育方針深有感觸。從那以后,豐田東日本公司每年都會招聘這里的畢業生。似乎正是因為此校與豐田持續保持聯系的緣故,所以才促成了此次訪問。
這所學校的校歌也很有特點:以“學習,銘記,掌握知識,深入思考”這句歌詞開始,整首歌曲由秋元康先生編制,谷川俊太郎先生作詞。同時,這所學校也有著“成為變革者”這一強有力的建校精神。那么這里到底進行著什么樣的課程呢?
首先,在柳沼校長的帶領下,我和桑田CHRO一起聽了學校的相關介紹。在那里聽到的教育內容,讓我驚訝不已。
校長先為我們介紹的是名為“雙葉未來實驗室”的自由空間。在這里普通民眾也可以自由出入,是學生們與當地人交流的一處特殊共享空間。
這里有一間咖啡廳,是由作為社團的社會創業部咖啡廳團隊運營的。該咖啡廳除了售賣使用當地特產制作的蛋糕和自制混合咖啡之外,新冠疫情期間還在網上進行商品銷售,甚至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相關信息。
經營這家咖啡廳的目的是“了解地區,傳達信息,營造氣氛”。這所學校的教育核心是讓學生們學習有關自己城市的知識,并與當地人交流。
咖啡廳里有榻榻米,整個環境中流淌的輕快背景音樂讓人感到仿佛置身校外
在這所學校中,名為“探索未來創造”的特色教育正在進行。其研究課題主要圍繞當地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
學生們被分為原子能防災、可再生能源等6個實習小組,通過自己的行動發現問題,并與專家和當地人士合作,思考解決方案。不僅如此,他們還做到了落地執行,如舉辦活動、制作商品等。據說還在日本國內外進行發言和提出建議。
例如,為了提升雙葉郡的形象,他們與漁協和有關企業進行交涉,開發并販賣使用當地鮭魚制作的商品。同時自己制作菜譜,甚至自己制作廣告并發布。
此外,為了讓學生把重建工作和少子老齡化等問題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考慮,學校還向全國的高校發起呼吁,實施了包括“到雙葉郡旅行、進入寄宿家庭、與同年齡的人進行交流討論”的“地區交換留學”等項目。
然后,令柳沼校長也“吃驚”的是,學生們在被放棄耕作的田地里種蔬菜,還企劃了Farmer's Market。他們通過眾籌的方式得到了資金,還邀請媒體到學校進行了記者發布會。
貼在告示板上的實習小組活動。這在校外也常受到好評
而且學生們的腳步不限于日本國內。他們自己想出解決地區問題的辦法并展開行動,為實現可持續社會不懈努力,以及向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提出建議等。在紐約停留的8天時間里,學生們和當地的研究生進行了一連串的發表和討論。
從找到問題到落實解決方案,學生自主行動,積累與當地民眾溝通的經驗。在這個雙葉未來實驗室里,學生們各種活動的內容貼滿了整面墻。對此,桑田CHRO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感嘆道:“這樣的學校只此一家吧”。柳沼校長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社區重建,讓大家的氣氛都能高漲起來”。
柳沼校長(左) 桑田CHRO(右)
“學生們的自發行動讓我感到很驚訝,為什么這所學校的學生能夠迅速而又自主地行動起來呢?”對于桑田CHRO的疑問,柳沼校長是這樣回答的:
“因為課題都是學生們自己想出來的,我們教師只負責協助。與被安排的課題不同,正因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才會迅速自主地行動。或許是因為在(地震)中經歷了各種困難,很多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
而且,在推進社會問題的過程中,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僅需要教師,還需要當地人們的幫助”。
據說很多學生剛入學時對學習沒有興趣。但是,通過實習小組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親眼目睹自己生活的城市所面臨的問題,其目的意識就會變強。我覺得這個循環是“探索未來創造”的重點。
很多學生回答自己對社會的貢獻意識有所提高
據校方介紹,在新冠肆虐的今天,修學旅行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因為不能遠行,所以特意改去了福島縣當地,特別是受災嚴重的地區。當同學們看到鐵格柵做成的路障時,他們驚訝地感嘆道:“這里還是原來的樣子呀。”因為地震發生時學生們還在讀小學低年級,所以很多人對震前的村鎮已經沒有什么印象了。
不只是學生有這種體驗,據說調到這所學校的老師們也會先到受災地進行研修。去年調來的太田老師告訴我:“住在這個地區的很多同事,(當再次看到現場情形時)都流下了眼淚”。
學生和老師們 “想為地區做貢獻”的想法更強了,和本地人互相合作,共同面對問題。聽了這些話,桑田CHRO也說:“懂得自我改善的人才靠得住”。雖然豐田也有“現地現物”的想法,但這所學校竟從高中就開始進行了實踐教育。
在現在這個時代中,擅長使用電子產品的高中生們,并不是坐在教室里靠這些東西來學習,而是自發走到真實世界中去體驗實習生活,柳沼校長為我們解釋了其中緣由。
“僅通過屏幕觀看,是無法去切身體會一個產業的艱難,更無法感受到人情冷暖的。要讓學生們通過實踐去感受真實的溫度,自然而然地被生產事業所吸引”。之后,柳沼校長繼續說道:“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很想去這樣的學校。”桑田CHRO也多次點頭道:“沒錯。”
另外,據說在平時的課堂上,他們也會幫助學生進行自發思考。
那就是讓大家針對沒有答案的問題進行討論。這樣一來,同學們就不會對發表自己意見的行為產生抵觸情緒。我感覺在很多場合下,校方為了讓學生把這些問題當作自己的事,而不是別人的事,下了很大功夫。
柳沼校長一直記著一位女同學說過的話,那就是“重建不是單純地恢復成原樣,而應該是了解當地的特性。”
震災給城鎮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但并不是將所有東西都清零了。在重建福島的時候,應該懂得如何揚長避短,更多地去宣傳福島獨有的魅力,從而吸引更多人來援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重建工作,才能夠帶來未來的發展。
在這所高中舉辦的入學與畢業典禮上,會掛起因震災而停課的5所高中的校旗。他們以這種方式傳承各個學校的傳統,并開始重新書寫震后新生教育的未來。這所學校所提出的“首先從了解當地特性開始”的理念,完美契合了“從震災走向復興”的目標。
在此次參觀中,桑田CHRO也走進了課堂,參加了同學們的發表會。坐在教室座位里的他,略顯羞澀地感嘆道:“我上次坐在教室里差不多是35年前的事了……”。他全程認真地傾聽著學生們的發表內容。
發表會中,面對桑田CHRO、柳沼校長以及眾多記者們,發表演講的同學們雖然表情略顯拘謹,但一個個都發揮穩定,完成了自己的演講。相比之下,在結束后感嘆非常緊張的卻是平時授課的各位老師們。
在本次參觀的最后,召開了桑田CHRO與三名同學一同參加的懇談會。
學生們紛紛表示,自從進入了這所學校后,他們的想法都發生了變化。木田晏奈同學笑著說:“在入學前,我想從事日本南部鑄鐵工作,但是在進入學校后,經歷了各種校內體驗活動,開闊了視野,這些都動搖了我以前的想法。現在正在思考自己將來想從事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志賀港同學說:“震災是在我小學一年級時發生的,所以災前的村鎮究竟是什么樣子我不太記得了,因此經常會問父母和奶奶以前的事情。久而久之對這里的感情便加深了,想要繼續住在這里,并且最想做的工作也是有關重建故鄉的。通過雙葉郡的實習活動,現在這種想法更強烈了。”
坂本侑汰同學說道:“我家是做窗框生意的,但是我對汽車維修也很感興趣,希望以后從事工業類的工作”,話音剛落,在老師的暗示下,他補充道:“我希望能夠進入豐田工作”。聽到這句話后,老師與桑田CHRO都笑了起來。
隨后,桑田CHRO講述了豐田與日本東北的關系。
桑田CHRO 當初豐田社長的想法是,通過扶植日本東北地區制造業來帶動就業,對日本東北實行可持續性的,而不是一時性的援助。(在日本東北發展汽車制造業)不僅可以為豐田汽車東日本公司帶來活力,更加會帶動當地相關零件制造公司的發展。豐田社長欲將日本東北部打造成為第3個制造業根據地。 同時大力發展人才培養計劃。重視(如這所學校的學生們那樣)可以自主進行改善進步的年輕力量,以此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隨后,話題轉到了實習活動上。在聽說學生們會主動與相關部門和企業交涉,獨立自主推進各種活動與技術開發時,桑田CHRO繼續說道。
桑田CHRO 我認為這所學校的建校精神,即“成為變革者”,與我們(豐田)的思想不謀而合。 豐田對進一步改良進步的思考也從未停止過,在不斷改善中尋找未來。我作為人力資源部門的高層,在為公司選拔人才的時候,是不會考慮以進入豐田為夢想終點的人員。我們需要的是那些有主觀想法的,在進入豐田后明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有自己奮斗目標的人才。豐田的未來要交接給這樣的人們才行。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這種說法有些夸張,但我確實認為如果推行這所學校的教育方法,對日本的未來都會有正面影響。從小培養關注本地區發展的習慣,在日后的成長中一定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說完這番話后桑田CHRO笑著吐槽自己道:“怎么好像變成了我們公司的推薦會”。于是,在本次參觀訪問結束前我提出了一個問題。
森田 在了解到這所學校的建校精神是“成為變革者”,以及學校開展的各種實踐活動后,您覺得豐田與此學校是否有什么共同點,此學校又有什么值得豐田學習的地方? 桑田CHRO 越是大型企業越需要每個人都具備自覺改善的習慣。即不能只做別人交代給你的任務,要自己學會思考。就像人體中的細胞一樣,只有每個細胞都動起來,人才能充滿活力。 現在,豐田正在推行將社員派遣到其他公司去學習的制度。這樣一來,社員們不僅能夠學到豐田內部的知識,還可以吸收積累外部經驗,開闊視野,從而加大自身成長的機會。 如果人不能成長,那么企業更加不可能成長。現在,我自身的改善重點,就是要鍛煉自己善于發現豐田年輕社員們優點的能力。為了更好地鼓勵年輕人們并善加運用他們的優點,我會將今日所學所見帶回去認真消化,以便今后挖掘“原石”之用。
通過這次訪問,桑田CHRO深切地感受到:現在社內開展的社員派遣活動“真的能夠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影響”。同時表示“想要在豐田公司內部,也展開這種實習制度”。這位人力資源的高層,似乎在福島的教育一線中獲得了許多靈感。
本文開篇我們就提到過,雙葉未來學園是一所在受震災影響,雙葉郡內已無高中的大環境下建立的學校。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能夠整備教室并正常授課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學校卻沒有滿足于此,而是考慮到了學生們的未來發展,并為了培養他們的主動性,提供了一個十分有魅力的教育環境。當我們向柳沼校長探尋其中緣由的時候得知:“僅憑我們大人可能不會想得如此全面,這要歸功于孩子們提出的愿望。我們收集了他們提出的‘學校要是這樣多好’的意見,才有了今天的教育方式。”
在承載著孩子們未來的教育一線里,開設解決社會問題的實習場所,讓孩子們認識到重建家園也是自己的責任……這也許就是重建日本東北部的最大動力吧。
采訪后記 這次訪問結束后,由豐田社長親自帶頭開展的各個執行董事對日本東北部的訪問活動,就要告一段落了。在這些訪問活動中,通過對各種不同行業的訪問參觀,我們直接了解到了不同的復興援助的方式與面向對未來發展的努力。 震災發生后,豐田社長首次提出了“復興援助不是一時性的”這一觀點。如今,在災后第10年的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通過跟蹤報道“豐田的”日本東北部訪問活動,在聆聽一線各種聲音后認識到了“貼近人民需求,結合當地現狀才是真正的復興援助”,以及“與當地人民共同打造日本東北的未來”,切身地體會到了10年前社長的話中真意。 生活在日本東北部的民眾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這長達10年的復興之路,種下了一粒粒未來的種子。走出過去,走向未來的日本東北部,它與豐田公司的關系絕對不是單行線。雖說是復興援助,但可以感覺到豐田從日本東北部這里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通過本次訪問,豐田了解到了關于日本東北部的許多信息,從當地的困擾到能夠影響到未來的最新技術,范圍十分廣泛。在這次采訪結束后,我的腦海中仿佛浮現出了這樣一幅未來的景象——在從復興到未來建設的轉變中,日本東北部將與豐田攜手一同成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