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參與
您已提交成功!
大家好,我是內山田。感謝大家蒞臨豐田展臺。
很高興能在前年的上海車展之后,再次與大家相聚上海。
去年,在大家的熱情支持下,在合作伙伴、供應商、經銷商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豐田在中國的銷量首次突破了100萬輛。在開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中國在豐田的全球事業中越來越重要。
生產方面,正如前幾日公布的一樣,我們已經確定在GTMC增加新的生產線,進一步強化生產能力。今后,為了讓更多顧客選擇豐田車,我們也將進一步加強與一汽、廣汽的合作,共同努力,滿足顧客的期待。研發、銷售方面,今天,我們在中國現地研發的混合動力車將首次亮相。
全球范圍內日本以外的國家中,我們首次在中國實現了混合動力車的國產。今天在此能親眼目睹國產混合動力車的亮相,作為公司經營層的一員,以及作為第一代普銳斯的開發人員,我感到無比榮幸。
第一代普銳斯的研發,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的1993年。當時,豐田的年銷量僅有500萬輛,僅為現在的一半。當時,我接到的任務是,開發適用于10年后的“21世紀需要的汽車”。
21世紀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汽車,我們再三考慮后,得出的結論是能解決“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的汽車。當時,社會已經開始關注“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為了子孫后代的未來,為了地球的未來,作為汽車公司,最終我們制定了一個克服萬難、誓死必達的具體目標,那就是,將燃油經濟性提高2倍。
僅憑當時的技術想達成這樣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也曾萬分苦惱。可能有點夸張,但是當時我甚至覺得,普銳斯的研發項目,簡直跟實現人類登月夢想的阿波羅計劃有類似的地方。
面對這樣高難度的項目,我時常對自己說,堅持努力挑戰“應該做的”,而不是自己“能做的”。我和我的團隊都胸懷這樣的信念,向以往沒有嘗試過的事情——同時研發全新車型和全新動力技術——發起了挑戰。最終我們成功研制了,擁有全新的混合動力技術的全新車型普銳斯。
此后,混合動力作為“環保問題、能源問題”的有效解決方式,得到了廣泛的認知。不僅如此,其“出色的油耗、動力性能,無需特殊的使用方法”等優勢,深受顧客好評。截至上個月底,全球HEV銷量已經突破750萬輛。
此外,作為節能、新能源車領域的共通技術,混合動力技術為世界上首款量產的燃料電池車“MIRAI”以及PHEV、EV等新能源車的研發及量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被稱作“追趕上21世紀”的普銳斯,正是我們面向未來、技術創新的成果。
普銳斯上市15年后,眾多混合動力車型被投入市場,每年有100萬以上的用戶選擇混合動力車。我們開始設想下一個全新的“未來”。
此時我們的目標同樣是挑戰“應該做的”,而不是“能做的”。面向下一個“未來”,我們的新課題就是“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的客戶需求,在現地研發、生產混合動力車”。
通過現地化,不僅可以以更親民的價格給客戶提供符合期待的車輛,還能使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在海外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但混合動力的國產,是一項對技術實力以及質量水準都要求極高的工作。無論是對豐田,還是對供應商等相關公司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挑戰。
而全球首次現地研發混合動力的舞臺,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里——中國。豐田在中國有著很長的發展歷史。在混合動力領域,中國也是擁有該技術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
為了對中國的汽車產業做出貢獻,并且讓中國的消費者感受到混合動力的優勢,我們于2005年開始了普銳斯在日本以外首次現地生產。之后,2010年凱美瑞雙擎開始銷售, LEXUS雷克薩斯也導入了多款混動車型。
所以,在我看來,中國成為第一個混合動力現地研發生產基地,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我作為研發中心TMEC的第一任董事長,從成立之初,無論對研發設備,測試跑道,還是對每一名員工,我都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
今天展出的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是以TMEC為中心,與中國的合資公司的研發中心、供應商一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北方的嚴寒地帶等嚴酷環境下進行了無數的試驗,克服了無數困難后,專門為中國市場研發出的車輛。
我們在全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了混合動力核心零部件,即電池、逆變器、驅動橋的國產化。
中國的年輕技術人員歷經辛勞,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從0開始的混合動力研發。我也曾聽到他們充滿信心、滿懷期待地表示:“我們傾注熱情研發出的車,必將受到中國顧客的喜愛”。
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的問世,是超過260名中國技術人員向首次現地研發HEV發起挑戰與豐田最先進技術的結晶。也是豐田秉承“為中國做出貢獻”的理念,開展中國事業的具體體現。
這兩臺由中國員工專門為中國消費者親手研發、生產的混合動力車,是一次完全可以與第一代普銳斯的研發相媲美的技術創新。敬請期待。
今后,豐田將繼續與合作伙伴、事業體、經銷店、供應商一起,相互信賴,團結一致,心懷“為中國的消費者做出貢獻”的信念,努力生產符合中國消費者和中國社會需求的好車。我本人也會時刻關注相關的工作,并從總部提供大力支持。
謝謝。